Monday, December 18, 2006

弱水三千,要取哪一瓢來飲?

天上佈了厚厚的雲.16C

書太多,時間太少.對喜歡閱讀的人而言,這是永恆的矛盾.這麼多的(好)書,到底要選哪一本呢?根據個人喜好,挑選自己喜歡的主題、作者?譬如,喜歡一個作者(亦舒!),就會把她/他所有作品都找來讀.(可我不至於到了瘋狂的程度,一有新書就去買.當然,這也得看經濟能力是否容許.我也曾經買了不少亦舒小說,可是家裏容不下這麼多看了一次就不看的書,於是都跑去了圖書館借.不是說她的小說不值得一看再看(有幾本我是會這樣的哦),只是新書/還未看過的書太多了,倒不如去看一些還沒看過的.所以我也有一段日子沒啃亦舒小說了.)這大概是習慣吧,而且是最簡單的方法.一本看完了,噢,這個作者還有很多本呢,就繼續看吧,直到把她/他所寫的都看完為止!不用傷腦筋去挑,不用傷神去找,多好!

但,同類型的書連續地看多了是會膩的.於是,就得梅花間竹地找些不同話題或寫作風格的書來「調劑」一下.要怎麼找呢?書店裏的XX推介,這個那個名人的X大好書錯不了吧?可是永遠都是看一些流行讀物,人人都在讀的東西.若要找共同話題跟人家聊天,這固然是一個好的舉動.可是,有時候,是會有一點冒險精神想要去找一些另類一點卻又不會把自己悶得昏死過去的書吧?在偌大的書局和圖書館找的話肯定是大海撈針.那不如,還是回去看那些甚麼甚麼推介吧.不過,這次可以先從推介人開始篩選!

於是從史提芬同事處借了《弱水三千》.這本是梁文道在《信報》和《蘋果日報》寫關於七十一本書的評論文章.其中有幾篇看了一、兩段後才記起原來在《蘋果日報》上已經讀過了.這本書有點像一本綜合閱讀報告,層次當然比我小學初中時代的功課高出了不知多少倍.(其實怎能相提並論!!)原本我是很想買的,看完之後還是很想買.可是,梁文道說「不要把它當做一張書單」來看待,而我想買的原意就是想要跟著它來找書看呀...梁文道看的書實在橫跨很多不同的領域和主題,有些我根本是不知道有那些事物的存在!(對,我生活、視野都很狹窄).

這些書要是他不提,我是絕對不會去打開的:
#30 - 地上/下音樂之分: 《出賣LMF:粗口音樂檔案
#21 - 《旁觀者: 管理大師杜拉克回憶錄》 (Peter Drucker)
#17 - 談偽書! : 《福爾摩啥

不會當成必讀物但引起了我的興趣:
#12 - 原體漢字: 《漢字王國: 講述中國人和他們的漢字故事
#05 - 《中國清真女寺史
#02 - 失落在中國的猶太人: 《開封一賜樂業考究》,《中國的猶太人
#64 - 《香港葫蘆賣乜藥

曾經聽過,看完《弱水三千》後更想看的:
#61 - 《失物招領處
#65 - Anthony Bourdain's Les Halles Cookbook: Strategies, recipes & Techniques of Classic Bistro Cooking / Kitchen Confidential

看完後,跑去買了的書:
#? - 《大紫禁城》 - 趙廣超

Conclusion:
#68 - 書展的沮喪: So Many Books: Reading & Publishing in an Age of Abundance by Gabriel Zaid

Zaid說:「如果一個人一天讀一本書,那麼他將遺漏了同日出版的其他四千本書.換句話講,他沒讀過的書將以每日四千倍的速度不斷超出他所讀過的書,而他的無知也以四千倍的速度超過他所知的事情.」

真夠沮喪的.

5 comments:

  1. 最怕就是一本書看了幾頁, 因為沒有時間而要把它擱在一旁, 到有空坐下來閱書, 卻又忘記了之前看過的那幾頁。歸根究底, 都是因為時間太少。

    ReplyDelete
  2. 仲未睇完呀我。唉!都真係同中文書冇乜緣...

    ReplyDelete
  3. 寧靜:對呀.經常都有這種情況出現.君不見我sidebar那幾本長年上榜的書到現在還沒消失?期間我還已經看了不少其他書了.

    aulina:哈哈,別耍賴了!連看書也要看緣分? :P 不過,其實就如妳所說,這本書慢慢看也沒關係,反正沒一章都是沒連接的嘛.

    ReplyDelete
  4. 資訊爆炸的年代,無可奈何。選自己喜歡的就好了...安慰自己的說。

    ReplyDelete
  5. 可是那麼多,連選也難呢.

    ReplyDelete